年轻护士开始逃离三甲医院?为什么?

近期,一条“疲惫不堪的年轻护士,开始逃离‘三甲医院’”的词条冲上热搜,引起了许多网友对护士这一职业的关注。
年轻护士开始逃离三甲医院?为什么?
年轻护士离职意愿高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曾刊登过一篇对全国三甲医院 10781名青年护士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青年护士离职意愿仍处于较高水平,有超过1/3的青年护士可能产生离职行为。

年轻护士开始逃离三甲医院?为什么?

年轻护士开始逃离三甲医院?为什么?

“我梦寐以求想进眼科,‬我们医院挤破头想进的科室就是眼科,我没人脉的只能在神经内科熬了5年的时间,熬到了焦虑抑郁了,每天晚上睡不着。夜班经常抢救转科,一晚上新入4-5个,一堆血压高血糖高的,晚上烦躁睡不着的,晚上有时候还要接送介入手术,紧急溶栓后护理等等,夜班忙的17点接班跑到1点才能坐下来,想喝一口水都没有空喝,嘴巴都是苦的干得起皮。后来我找关系调到了康复科了一堆堆的理疗,气切,不停吸痰,雾化,气压,排痰,理疗低频等等,护士的工作太累了,我都想离职了。”
“我就是在ICU 4年了,去护理部叫调科6-7次都不调太难了。我实习结束不想去做护士了,如果能重来绝不选做护士,可是好多人都不懂护士的痛苦,累到趴下就睡,眼里怎么还能有光,只有光了的头发。”
‬“谁懂我的痛苦啊,刚入职在手术室,每天上不完的手术台,我的眼里早已没了光,剩下些空洞洞的乞望。”
离职原因分析
另项对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则发现,护理工作紧张压力大、高强度、高负荷是离职首要原因。
检查多,考试多,尤其检查教条,不分繁忙、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扣罚多奖励少,尤其实行绩效考核后扣罚更为明显;且患者多加床多,人力资源不足,工作任务重、时间长,经常无法按时下班,甚至带病上班,加之频繁倒夜班,身心疲惫而离职。
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迫使护士形成快节奏的工作模式,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无法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造成对工作的不满。当个人对工作不满意时,离职是其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
工作环境不满意为离职第二位原因。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根深蒂固,医生外出学习机会多,护士外出学习被严格限制,尤其遇到纠纷经常互相指责推卸责任,使护士感觉地位低下,不被尊重。
有研究表明,在护理人员内部,ICU护士离职率是最高的因为护士承担的是与患者性命相关的特殊职业,扮演多重角色,常有精疲力竭感,导致护士的离职较高。
科室人际关系及氛围不佳为离职第三位原因。科室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者未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造成护士互相指责,使科室人际关系紧张;有差错事故时直接让护士承担责任,未能分析管理及系统方面因素来总结经验教训,让护士无所适从,无助感倍增。
批评多,检查多,扣罚多,奖励少,让人难以接受。管理者在推行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没有考虑到护士的满意度。
此外,研究发现,自我效能高为青年护士离职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感高提示护士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较高,从而更易产生对于工作现状与个人能力不匹配的不满,也可能对离职后再就业前景更加乐观,从而更易产生离职意愿。
职业成长状况越好,青年护士产生离职意愿的风险越低,护士较护师、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更易产生离职意愿(P<0.05)。
建议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工作压力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更应注重多方面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改变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医院管理者应有意识不断了解护理工作,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肯定,并把医疗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护理工作者会有很多的安慰。建议为青年护士匹配支持性资源,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
另外,护士长是临床一线的直接管理者,其管理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护士的离职行为。
护士长应多提高管理水平,公正公平,爱护关心下属,争取利益,不推卸责任。经常表扬鼓励下属,少扣罚。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设立公共信箱、公共微信或面对面等形式进行沟通,以疏导员工情绪、消除心理困扰,使员工了解组织环境,增强团队凝聚力。护士的离职是工作压力、工作氛围、管理风格、家庭及个人等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希望此次热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护士群体的重视,了解他们的心酸与不易,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来源:梅斯医学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更多考试资讯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