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提升”的广告

2021年10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不得出现“无需学习”“无需上课”等虚假违规内容,不得出现“快速取证”“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等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发布“包过”“包获文凭”等虚假广告不仅公然挑战了国家继续教育制度,也违反了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应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当我们看到这类字眼时,就应当提高警惕。



“不用考试就能拿到学历,不是贩卖文凭吗?把文凭当成一种生意的做法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秩序。”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通过“运作”让学生拿到文凭的机构属于违规经营,而“免考包过”之类的信息满天飞,也折射出监管不力的问题。
近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征求意见,改革内容之一便是提高线下教学的学时占比。教育部还发文要求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对违规办学情况严重的高校取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资格。在此,小编提醒大家远离违规机构,学习这条道路没有捷径。
取得文凭的难度和它的含金量是相当的,“免考包过”等广告对于继续教育的形象是一种严重伤害,甚至会导致对学历继续教育的歧视,认为学历提升就是“花钱买文凭”。
关于如何治理继续教育中的乱象?对此,监管部门应该严查网络平台、自媒体发布的虚假广告信息,查处、取缔进行违规经营的学历继续教育机构;高校要守住底线,引导受教育者选择合法正规的机构,并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受教育者也应转变观念,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而是关注教育质量与自身的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