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说:1次技能通过有4次笔试机会,我想先复习技能?

考生一:

考生说:1次技能通过有4次笔试机会,我想先复习技能?

考生二:

考生说:1次技能通过有4次笔试机会,我想先复习技能?

有部分备考25年中医执医的考生坚持想先复习技能。理由总结有两点:

第一:1次技能通过,有四次笔试机会;

第二:技能挂过,十分害怕。

以下我们以中医为例讲解,临床专业考生同样适用

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说结论:

一般考生建议先复习笔试,25年4月中开始技能备考师承确有专长报考、没有在院校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的同学,可以提早开始;几次技能挂科的同学,一定要反思自己,调整心态,搞清楚问题所在

为什么执医先考技能,但要先复习笔试呢?

1、官方出的《指导用书》,执业的技能只有一本,而笔试的内容有三本,这个对比可见一斑。

2、就技能的一本说来说,也不是都会考到,而笔试书是犄角旮旯的东西都有可能考。

3、相对来说,技能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固定。

中医技能考试考察内容和形式如下:
第一站是两道病例分析题,第一道题固定考察中医内科病证,第二道题固定考察中医外妇儿病证。两道题加起来大纲共要求执业60个病/助理51个病。
答题要求:执业7项,助理6项
①中医疾病诊断3分
②中医证型诊断3分
③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4分
④中医类证鉴别(助理不考)3分
⑤中医治法2分(助理3分)
⑥方剂名称2分
⑦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3分(助理5分)
其中只有病证方3项是固定内容,其他都可以根据理解,考场发挥作答。(这个就和你的中医基础知识强相关了,所以在此之前的笔试复习也是有助于技能的备考)
 
第二站是中医项目。两道中医操作题第一道题只考察舌诊和脉诊,也就是背会舌诊、脉诊,十分到手。第二道要求掌握90个腧穴定位和针灸拔罐等操作。
第三道题病史采集就是中医问诊,给你主诉,要求你对于患者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进行询问,这道题的可准备性不是特别强,主要是背会模板。而更多的准备体现在日常对于中医疾病和症状的理解上。
至于最后一道题中医答辩,考察的范围就比较广了,涉及到中医诊断的知识,以及内外妇儿针灸骨伤的相关内容等,但它只考5分,大家懂得。
第三站是西医项目,体格检查涉及全身各系统,基本操作是执业要求14个(助理10个)。这种实操项目应该在考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候,加强复习。看视频、捋步骤、自己盖上书复述操作一遍。这三步走的策略,来两轮就差不多熟了。
至于西医答辩(含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和中医答辩一样也是考察范围广,50几个西医疾病加上心电图、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内容。但也不用有太大压力,毕竟也是5分的题。

4、技能很多知识都融合在笔试的考点里

技能第一站,在笔试内外妇儿都会学到(可能有细微差别);中医答辩、西医答辩更是可以依靠笔试对相关知识有个印象;技能的腧穴定位,针灸治疗也会在笔试《针灸学》学习到;技能体格检查也会在西诊里涉及到(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笔试侧重临床意义,技能侧重操作)

5、数据说话,技能通过率高。

每个地区有所差异,但大都在70%-80%之间。而笔试是在筛选过技能一轮后,近两年执业有48%-70%、助理有23%-48%的通过率。

总之,对于一般考生来讲,4月中旬开始技能复习,2个月是完全足够的。但是笔试内容非常多,仅靠技能后复习,是非常危险的。

有同学说,我技能过了,笔试等着二试考,或者第二年考不行吗?小编只想说,不要抱着这种心态!无法一次通过考试,会打击自信心,就有不少考生,考了四次,又需要重考技能的。我们有一次通过的机会,为什么要拖延那么久?

更多考试资讯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