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河南成人高考政治大题真题及解析】|方正人高成考整理
政治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体现事物因果联系的是( )
A.有无相生
B.过犹不及
C.冬去春来
D.摩擦生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因果联系的概念理解。客观世界中任何一种现象都是被其他现象引起的,而这种被引起的现象又会引起另外一些现象,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便是因果联系。摩擦与生热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B.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观念上层建筑指的是( )
A.意识形态
B.政治制度
C.法律制度
D.政治组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指表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观点、观念体系。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B.思想观念斗争的尖锐化
C.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变化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5.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 )
A.历史宿命论
B.历史决定论
C.英雄史观
D.群众史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群众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又称为群众史观。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6.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标志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B.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
A.无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农民
D.知识分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农民不仅是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忠实最可靠的同盟者,而且是这个革命的主力军。
8.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
A.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
C.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在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基本矛盾
D.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种社会矛盾之一,同“敌我矛盾”相对。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农民阶级内部、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
10.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 )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以德治国
C.国际政治秩序
D.依宪治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2.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要靠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
B.要靠自己的发展
C.要靠模仿周边国家的经验
D.要靠别国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 )
A.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 )
A.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
B.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
C.坚持党的使命、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福祉的辩证统一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 )
A.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B.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C.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D.组织层面的价值要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 )
A.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B.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C.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D.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分别是( )
A.“两个转变”和“一体两翼”
B.“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C.“八个明确”和“四面八方”
D.“一个中心”和“五湖四海”
答案:B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 )
A.人民立场
B.阶级立场
C.历史自觉
D.求真务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19.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指的是( )
A.科技创新的力量
B.文化创新的力量
C.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D.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 )
A.实现总体小康
B.消除绝对贫困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两个阶段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1.在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是(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于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2.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新发展格局指的是( )
A.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B.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3.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D.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全面依法治国。2014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24.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的宗旨和根本分别是( )
A.人民安全和政治安全
B.科技安全和网络安全
C.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D.资源安全和太空安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25.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的是( )
A.能打胜仗
B.作风优良
C.听党指挥
D.军民融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能打胜仗是建设人民军队的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26.202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位于( )
A.四川
B.云南
C.贵州
D.广西
答案:D
27.党的二十大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 )
A.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增强自信、继续前进
C.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D.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答案:A
28.2023年3月26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哥伦比亚
B.洪都拉斯
C.南非
D.古巴
答案:B
29.2023年5月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发表《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与会六国决心携手构建( )
A.中国——中亚丝路开发银行
B.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
C.中国——中亚经济合作组织
D.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答案:D
30.2023年6月26日至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每年8月15日设立为( )
A.全国土地日
B.国家宪法日
C.全国生态日
D.全民健身日
答案:C
3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B.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思想路线的核心问题
D.辩证法的核心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近代英国哲学
C.近代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思想,并克服了它的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33.“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表明意识具有( )
A.目的性
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C.创造性
D.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科学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很大的影响。
34.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 )
A.阶级分析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逻辑分析方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